首页

奴隶岛萱萱踩踏视频

时间:2025-05-29 19:36:49 作者: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获三方面新发现 浏览量:53419

  中新社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 阮煜琳)记者29日从中国自然资源部获悉,“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28日抵达海南海口,标志着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全部考察任务。本航次南极考察主要有三方面新发现。

  据介绍,此次考察的最大亮点是中国首次在南极秋季开展以罗斯海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联合航次,成功实现了传统南极考察由夏季向自然条件更为恶劣的秋冬季的延伸,累计完成4条断面共计24个综合海洋调查站位,布放34个各类观测浮标,采集水样、膜样、沉积物、生物及海冰样品共计5000余份。

  本航次南极考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新发现,在水体结构方面,秋季罗斯海水体分层明显,水下150米以内水体混合均匀,但位于混合层以下的变性绕极深层水可入侵到南纬75度区域,而冰间湖200米至400米深度范围存在明显的冰架过冷却水。

  在低营养级生物方面,罗斯海区域初级生产过程不活跃,但冰间湖0米至200米水层浮游动物生物量较高,并在调查海域500米至2000米的深层发现有浮游动物越冬类群。

  在磷虾和高营养级生物方面,西部海槽陆坡区存在密集南极磷虾群,鸟类和哺乳类主要集中在冰缘区,优势种分别为南极鸌和阿德利企鹅,以及食蟹海豹与南极小须鲸。

  本次考察任务由“雪龙”号、“雪龙2”号、“永盛”号货轮3船保障。这也是中国第二次在南极实施3船分航段考察,其中,“雪龙”号2024年11月1日从广州出发,2025年4月8日返回,历时159天总航程2.7万余海里;“永盛”号货轮自2024年11月20日从张家港起航,2025年1月23日完成考察任务,历时65天,航程近1.1万海里;“雪龙2”号于2024年11月1日从广州出发,2025年5月28日返回,历时208天,总航程4万余海里。

5月28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抵达海南海口,标志着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全部考察任务。(自然资源部供图)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由来自国内外118家单位的516人组成。此次考察还联合英、美、澳、新(西兰)、挪、韩、泰、马(来西亚)等8个国家科研机构的12位科学家共同参与,为国际社会更好地认识极地、保护极地迈出坚实一步。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龙威表示,本次考察在技术方法创新、中国自主研发极地装备的规模化应用、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在作业时间、区域跨度等方面均创历史新高,为未来执行大规模、高强度、国际化和跨学科的极地综合考察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中国和国际社会深入研究南极快速变化、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积极参与南极治理等提供了有力支撑。(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河北饶阳“中国龙”元素红木家具远销海内外

国家医保局日前发布在医疗保障服务领域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要求推动线上服务“一网通办”,实现更多事项“免申即享”。目前,多地已推动实现生育津贴、资助困难群众参保和医疗救助等领域,由以往的“人向医保要待遇”转变为“医保按待遇找人”。

文化中国行 | 我在中国学非遗

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要以“同球共济”的精神,凝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广泛共识;要以合作共赢的理念,汇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合力;要以开放包容的胸襟,绘就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画卷。习主席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价值理念、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和为全球谋福祉的大国担当,科学谋划了推进民间外交的主题主线,明确了加强友好交流工作的重点,为进一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行动指南。

大国外交·习主席的文化交流足迹丨“高山之国”,给习主席印象“美好而深刻”

航天员 李广苏:经过了基础理论、专业理论以及方方面面的专业训练,可以说基础打得比较牢了,再加上将整个乘组的磨合训练,执行任务的底气越来越足。

“派比安”将至 广西北海开展涠洲岛游客疏散离岛工作

走进会场,“读懂中国”已经超越一场国际性会议本身,而成为一场中外共同聚焦、碰撞的思想盛宴;走出会场,面对中国当下,世界还要读懂什么?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主题口号、会徽和吉祥物揭晓

10月3日,小洁被护送到协和医院。“急诊到院时,她呕吐不止,头晕加重,十分危急。”协和医院产科主任赵茵教授接到转诊信息后,立即联系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负责人,组成多学科救治团队,紧急商讨最佳手术方案。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